雅思写作中的C.C.到底是什么?掌握这几点轻松提分

频道:丢你老母臭嗨de 日期: 浏览:2

C.C.其实是写作的"骨架"

你可能听说过雅思写作评分标准里的C.C.(Coherence and Cohesion),但很多人对它的理解还停留在"连接词"层面。其实这组词里藏着的学问远不止如此——Coherence关注整体逻辑脉络的搭建,好比建筑的设计图纸;而Cohesion更注重局部砖块的粘合质量,就像水泥砂浆的用法。考官从你下笔第一个段落就能判断,这篇文章是支离破碎的豆腐渣工程还是结构稳固的精品建筑[标题1](https://zhuanlan.zhihu.com/p/37426269)[标题3](https://zhuanlan.zhihu.com/p/40988093)。

官方评分标准里的隐藏关卡

在评分细则里,6分作文和5分的分水岭往往藏在C.C.表现。达到6分的文章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信息排列像导航路线般清晰;连接手段用得自然不做作;句间逻辑像拼图碎片般严丝合缝。而那些机械套用"Firstly, Secondly"的文章,往往会被判定为5分档[标题2](https://zhuanlan.zhihu.com/p/286447834)。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细节:段落的层次推进其实比连接词更重要。比如前段讲现象,后段分析成因,这个过程不需要任何过渡词也能天然衔接[标题5](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7551594248903523)。

段落打造的黄金公式

掌握这个结构就能打好基础:主题句→展开解释→具体例证→现实呼应。比如讨论"技术发展利弊"时,主题句可以写"自动化确实提高了生产效率";接着用具体行业(如汽车制造)的机器人使用率数据展开;最后联系就业市场变化收尾。整个过程要保持代词(this, such)和关键词的复现,让考官像跟着路标行进般顺畅[标题3](https://zhuanlan.zhihu.com/p/40988093)[标题4](https://www.sohu.com/a/404369181_100178614)。

连接词使用的进阶技巧

别再把连接词当"创可贴"随意粘贴。要像厨师用盐那样精准:因果关系用therefore就太生硬,不妨试试"this phenomenon largely stems from...";转折关系可以穿插"while..., others contend..."的句式变化。更重要的是掌握隐性连接——通过代词指代、语义呼应来实现自然过渡。例如前文提到"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后句用"this crisis"承接,远比用"in addition"高明[标题2](https://zhuanlan.zhihu.com/p/286447834)[标题5](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7551594248903523)。

避开这些坑至少提分0.5

考生最容易跌入三大陷阱:主题摇摆(段落中途跑题)、逻辑断层(观点跳跃式推进)、粘连过度(每句话都用连接词)。有个简单自测方法:写完段落用铅笔标出所有衔接手段,若发现三个以上同类连接词(比如连续出现Moreover),就要考虑替换为指代或语义呼应。建议写完通读时用不同颜色标注观点链条,检查是否有断裂处[标题3](https://zhuanlan.zhihu.com/p/40988093)[标题4](https://www.sohu.com/a/404369181_100178614)。

短期提升的实战策略

最后分享三个见效快的训练法:反向拆解范文(用荧光笔标出所有衔接手段)、限时逻辑速写(10分钟用符号画出文章脉络图)、录音回放检测(朗读作文时突然中断处往往存在逻辑漏洞)。记住C.C.提升的关键在于培养读者视角,每次落笔都要预判考官的阅读体验,这才是突破写作瓶颈的终极心法[标题1](https://zhuanlan.zhihu.com/p/37426269)[标题4](https://www.sohu.com/a/404369181_100178614)。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