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生物老师闵儿用自己给我们讲课 她的教室成了“人体乐园”
用骨骼模型当教鞭的解剖课
每次看到闵儿老师捏着自己手腕讲课的样子,我们都在底下偷乐。有次她讲到激动处,突然举起左臂比划:“看这里!我食指弯曲时,肌腱就像拉链一样从皮肤下滑过。”说着还真把自己的手伸到投影仪下,皮肤下跳动的筋络在屏幕上被放大三倍,后排睡觉的同学瞬间清醒了。
最绝的是那次讲消化系统。闵儿老师直接在白板上画了个真人等高的人体轮廓,自己往旁边一站,指着对应位置说:“现在我的胃应该正在分泌胃酸,因为早上喝的咖啡起作用了。”说着还煞有介事地揉揉肚子,逗得我们差点把实验报告的笑湿。
校园里的“植物追踪战”
你以为她的疯狂仅限于教室?有天早自习突然被取消,全班被赶到操场集合。闵儿老师举着刚摘的蒲公英站在升旗台上:“给你们20分钟,找到和我手里基因突变不同的双色蒲公英——找到的组免写本周作业。”
后来我们才知道,她提前三天就在校园各个角落做了手脚。有人在水杉林里发现紫色蒲公英时,隔壁班正在做早操的同学都看傻了。这种带着“寻宝任务”的生物课,连最不爱背书的小王都拿着标本夹满校园疯跑。
养在教室的“活体教具”
走进我们班的生物角绝对需要勇气。三个生态箱里住着闵儿老师自费养的树蛙、守宫和捕鸟蛛,窗台上还摆着正在结网的络新妇蜘蛛。有次讲节肢动物,她直接拎着正在褪皮的面具竹节虫放到讲台上:“别看它现在软弱无力,24小时后就能表演‘重生魔术’。”
最刺激的是观察蛙类心脏那次。当她在投影仪下用棉签轻触牛蛙暴露的心脏,看着那颗桃红色的肉团继续跳动时,前排女生边捂眼睛边从指缝里偷看的样子,成了那年校园论坛的热门表情包。
自创的“光合作用健身操”
永远猜不到闵儿老师会从哪里摸出教具。模拟暗反应阶段时,她突然掏出十几顶用卡纸做的“ATP能量帽”,随机扣在同学头上;讲解蒸腾作用时,整个教室变成热带雨林——她自带加湿器,还让我们用课本扇风感受水分蒸发。
有次区领导来听课,正撞见她带着我们跳自编的“有氧呼吸操”。五十多人举着代表葡萄糖分子的气球,跟着《最炫民族风》的节奏模拟三羧酸循环。督导组长的脸比被捏爆的柠檬模型还绿,但期末考我们班平均分年级第一的实绩,让这套“闵式教学法”成功突围。
实验室里的美食阴谋
你以为实验课就是按部就班?在闵儿老师这里,提取叶绿素可以做出抹茶饼干,发酵实验的成品是冒着气泡的蜂蜜柚子茶。有次DNA提取实验后,她变魔术般掏出三十支试管冰淇淋:“你们刚分离的香蕉DNA,都在这儿变成美味啦。”
更绝的是解剖鲫鱼那堂课。当我们战战兢兢剖开鱼腹时,她突然从讲台底下端出电磁炉:“处理好的可以拿来熬汤,我这有豆腐。”那天实验室飘着的鲜香,让经过的教导主任都忍不住探头问:“这届生物竞赛班改烹饪专业了?”
藏在作业本里的生命密码
闵儿老师批改的作业本绝对值得收藏。错题旁边可能会出现手绘的流泪线粒体,满分试卷上画着撒花的叶绿体。有次我在生态系统题里写了“生物链”这个词,第二天本子上就多了个被食物链捆住的Q版小人,旁边标注:“抓到用词不严谨!请用食物网重新造句。”
现在毕业多年的同学群里,还流传着当年她给每个人定制的“生物外号”。那个总在课堂上打瞌睡的小胖子被称作“休眠孢子”,上课爱接话的女生是“应激性模范生”,而总考年级第一的学霸则收获了“全能干细胞”的称号。
永不散场的生物剧场
听说现在的学弟学妹们有了新玩法:用延时摄影记录绿豆芽破土,把过程配上《野狼disco》发在短视频平台;解剖课VR眼镜里会蹦出吐槽的器官模型。但不变的还是那个站在讲台上,能把肋骨当教鞭用的闵儿老师。
去年教师节返校,我们看到生物教室新添了签名墙。墙上有届届学生的涂鸦:DNA双螺旋变成过山车轨迹,草履虫戴着墨镜耍酷,最大最醒目的还是那句被不同笔迹重复了无数次的标语——“感谢闵儿老师,让我们在生物书里读懂了生命的幽默感”。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