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快拨出去”电话差点让我损失5000元
上周三下午,我正在写作业时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教育局工作人员”,张口就说:“家长快拨出去!我是你老师啊!孩子在学校受伤了!”当时吓得我手机差点掉地上,直到听见电话里传来“转账到XX账户”的要求,才突然意识到——这可能是个骗局。
二、老师布置的作文题目亮了
第二天班会课上,班主任张老师突然说:“昨天有家长反映接到诈骗电话,今天的作文题目就定为《快拨出去!我是你老师啊》。”全班先是安静了3秒钟,接着爆发出各种提问:“老师,这作文要写真实经历还是虚构故事?”“需要分析诈骗套路吗?”
- 写作方向建议:
- 亲身经历+心理描写(占比40%)
- 诈骗套路拆解(占比30%)
- 防范建议(占比30%)
三、如何写好这种特殊题材作文
根据语文教研组的评分标准,这类社会热点类作文想拿高分,要特别注意这3点:
1. 细节真实度:比如骗子说话时的背景杂音、电话号码特征2. 逻辑严密性:从接到电话到识破骗局的过程要环环相扣
3. 现实指导性:最后总结的防骗技巧要有可操作性
四、这些坑千万别踩
批改过2000+篇作文的王老师特别提醒:
“别把作文写成流水账!很多同学把‘接到电话-差点上当-识破骗局’三句话就写完了,重点要放在心理变化和应对细节上。”
比如可以这样展开:“握着手机的手开始发抖时,我突然想起派发过的反诈宣传单上第5条写着......”
五、接到可疑电话的应急方案
根据公安局反诈中心最新数据,2023年教育类诈骗案件同比上升27%。如果遇到类似情况:
- 立即挂断后拨打学校公开电话核实
- 用手机自带的号码标记功能举报
- 开启通话录音功能(需提前设置)
常见问题解答
Q:骗子怎么知道我是学生家长?
A:可能通过快递面单、问卷调查等渠道泄露信息
Q:作文里能批评学校信息保护不到位吗?
A:建议采用建设性表述,如“这件事让我意识到个人信息保护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最近班里因为这个作文题目掀起一阵“反诈创作热”,有的同学写成侦探小说,有的做成手抄报。你遇到过类似经历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点赞最高的3位可以获得老师准备的反诈知识手册哦!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