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家肉饼能火96年?
在城西老巷子里,总能看到一群人围着萧氏四兄弟的美酥肉饼铺子。从1928年开张至今,这家店用一块肉饼拴住了四代人的胃。很多人问:“不就是个肉饼吗?凭什么能传96年?”答案就藏在清晨五点揉面的案板上——萧家老四每天亲自调配的猪油比例,能让饼皮酥到掉渣却丝毫不腻。
四兄弟的分工哲学
现在掌勺的已经是萧家的第四代传人,但萧氏四兄弟的配合模式从没变过。老大负责采购本地黑猪肉,老二专攻火候掌控,老三调配祖传香料包,老四则守着和面技法。“我们兄弟四个就像肉饼的四层酥皮,少一层都不对味。”老四边说边把醒好的面团甩出漂亮的弧线。
藏在编号96里的秘密
细心的食客会发现店铺招牌右下角印着“96”字样,这可不是随便写的数字。当年萧家祖父把肉饼配方分成96道工序,每道工序对应一个制作节点。比如第23步是“肉馅摔打96次”,第57步规定“油温控制在196℃”。这种近乎偏执的标准化,让美酥肉饼96的味道始终如一。
街坊们私藏的隐藏吃法
附近的张阿姨每周必来三次:“直接吃原味当然好,但我发现个绝招——把刚出锅的美酥肉饼掰开夹油条,再配碗咸豆浆,这才是老城区的早餐顶配。”不少年轻人还开发了新吃法,蘸酸奶、配冰淇淋,连四兄弟自己都笑着说要跟年轻人学创新。
在家复刻的三大难点
虽然四兄弟公开过基础配方,但想在家做出同样口感可不容易。首先猪油必须现熬,其次肉馅要用刀背剁而不是绞肉机,最关键的醒面时间要根据室温调整。有位美食博主试验了23次后感慨:“终于明白为什么叫美酥肉饼96了——少一分钟醒面时间都会毁掉整个口感。”
凌晨四点的铺子日常
上个月跟着四兄弟体验了一天工作:凌晨四点开灯,五点第一锅饼胚入烤炉,六点准时飘出第一缕香气。老四指着发黄的记事本说:“这是爷爷留下的温度记录,96年来每天开火前都要核对当日气温和烤制时间。”说话间,第一批熟客已经闻着香味找上门了。
新店开张引发的误会
去年分店开张时闹过笑话——有顾客投诉“味道不对”,结果发现是新人店员把第36步的翻面次数做成了69次。四兄弟当场停业培训三天,还在店门口贴出告示:“宁可少卖三百个,不做半个不正宗。”这件事反而让更多人成了萧氏四兄弟美酥肉饼的死忠粉。
未来还能吃到吗?
面对“会不会失传”的担忧,四兄弟的回应很实在:“家里小辈现在都抢着学手艺,就是揉面这关太难。上次侄子把面团揉成面疙瘩,被罚吃了三天馒头。”说着掀开蒸笼,新一锅肉饼正滋滋冒着油花,香气顺着巷子飘出去老远。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