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都说他“魔怔”,我却懂了这份坚持
搬到新家的第三个月,隔壁王姨终于忍不住问我:“你家老张每天蹲在院子里鼓捣啥呢?大清早就对着花花草草嘀嘀咕咕的。”我笑着指了指阳台外那片巴掌大的小花园——绣球花挤挤挨挨开着,月季攀着木栅栏往上窜,连墙角都摆着多肉拼盘。谁能想到三年前这里还是个堆满建筑废料的荒地。
“亲小花园”这个说法是老张自己发明的。每天早晨雷打不动浇完水,他总要蹲下来摸摸叶片,闻闻花香,嘴里念叨着“今天长高了没”。起初我也笑他矫情,直到有天深夜加班回家,发现他打着手电在给新栽的蓝雪花支防雨棚。
从水泥地到绿洲,小花园成了婚姻修复剂
五年前我们差点走到离婚边缘。老张常年出差,我忙着带娃顾家,两人微信对话框里只剩下转账记录。直到某天他搬回半车斗营养土,闷头在院子里折腾起来。
“种花比开会简单多了,”他当时抹着汗跟我说,“按时浇水就长叶,施对肥就开花。”最开始死掉的五盆栀子花成了转折点。我俩半夜翻种植攻略,开车跑遍城郊找酸性土,倒像回到谈恋爱时追末班车的日子。
藏在花瓣里的婚姻智慧
现在每天清晨,老张浇花时总要多带个水杯。他说绣球要多喝温水,薄荷叶泡茶能安神。有次女儿把作业本埋进花盆,他急得差点报警,最后还是全家打着手机灯在腐殖土里翻出了作文纸。
这个小花园教会我们三件事:定期修剪枯枝才能长新芽,病虫害要早发现早处理,最重要的是——没有哪朵花能离开阳光雨露独自绽放。就像他总说的:“夫妻过日子,得跟养花似的,天天都得照应着。”
生活需要仪式感,但不必太隆重
上周结婚纪念日,老张神秘兮兮递给我个铁皮盒。打开是二十几个密封袋,标签上写着“2021年茉莉初雪”“2022年双色月季”。原来他把每年开得最好的花都制成了干花标本。
现在邻居们常来讨教种植经验,老张的“亲小花园日常”还上了社区公众号。有人说这是中年男人的奇怪癖好,但我知道,那一院子的花开得越热闹,我们餐桌上的笑声就越响亮。
看着他又在给新买的喷壶刻刻度,我突然想起昨天物业通知要修剪小区树木。赶紧掏出手机发了条微信:“明天七点,帮你按住木香花的枝条?”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