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说要带我"开眼界"的下午
上周五老公突然说要带我去工地看看,我正纳闷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自从他当上项目经理,我俩的对话总绕不开"混凝土标号""施工进度"这些我听不懂的词。直到站在工地门口,看到二十多个晒得黝黑的工人冲他喊"张工,带媳妇巡场啊",我才明白这趟慰问不是临时起意。
安全帽压不住的烟火气
跟着老公穿过钢筋林立的工地,安全警示带在风中哗哗作响。工棚里飘来阵阵饭香,几个大姐正在给保温桶装菜。原来他们每天中午都自发给工人添个硬菜,王姐的红烧肉在工地都出了名。"弟妹尝尝这个,"李叔硬塞给我半个烤红薯,"你们城里人哪吃过用废模板烤的。"
老公熟门熟路地检查每层防护网,工人们看见他就开玩笑:"张工又来查岗啦!"突然有人起哄:"嫂子在这呢,给张工留点面子呗!"哄笑声中,我才注意到他后脖颈晒脱了皮,裤脚沾着洗不掉的泥浆印。
藏在安全宣讲里的"私心"
慰问活动安排在下午三点最热的时候。当我拿出准备好的清凉礼包,工人们却先往我怀里塞冰镇绿豆汤。老赵擦着汗说:"大热天让弟妹跑这一趟,该我们过意不去。"
老公突然拿起喇叭:"耽误大家十分钟,再强调下高温作业规范..."我正觉得他太较真,却发现工友们听得特别认真。后来才知道,上个月有人中暑,他自掏腰包给每个班组配了急救冰袋。
"老公滚"背后的柔情密码
收工时分,工地上突然此起彼伏响起"老公滚"的喊声。我惊得差点打翻矿泉水箱,老公却笑得直拍大腿。原来这是工友们自创的安全口令——听到重物落地声就喊这三个字提醒避让。
"最开始他们叫我张工滚,后来嫌不顺口就改了。"老公挠着头解释。看着吊车师傅配合默契地吊装建材,我突然读懂了这个糙汉聚集地的温柔:那些笑骂里的关心,汗湿工装下的担当,还有烈日炙烤出的兄弟情。
回程车上抖落的星光
返程时老公难得打开了话匣子。说老陈为了闺女大学学费连值了三个夜班,说刚来的学徒工在宿舍养了盆多肉。等红灯时,他忽然握住我晒红的手:"今天让你看见我邋遢样子了..."车窗外,晚霞给起重机镀上金边,我突然觉得这个满身尘灰的男人,比婚礼那天还耀眼。
后视镜里,工地渐远成暖黄的光点。那些此起彼伏的"老公滚"、沾着水泥渍的工装、用模板边角料做的折叠凳,都在说着同件事:生活从不是光鲜的舞台,却是相爱最好的观众席。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