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好色”平台怎么火起来的?
打开朋友圈总能看到有人分享“色77”的链接,配文写着“今日份的快乐源泉”。点进去发现既不是电商平台也不是短视频APP,满屏都是各种颜色碰撞的视觉设计,手指随便划几下就能刷到让人会心一笑的创意内容。
不同于传统APP的固定模板,这里每个用户的头像框都自带渐变色特效,就连点赞按钮也会根据点击力度弹出不同色块。有网友戏称:“刷色77就像在玩电子万花筒,每次刷新都能看到新花样。”
藏在配色里的“小心机”
仔细研究会发现,“色77”的界面设计师特别爱用#FF7733这个橘红色代码。这个被官方称为“活力橙”的颜色,在用户调研中让87%的人联想到“阳光下的橘子汽水”。更妙的是,消息提醒的小红点特意设计成水滴形状,强迫症用户看到就忍不住想点掉——结果反而因此提高了用户活跃度。
在字体选择上,他们放弃了常见的微软雅黑,改用圆润的“仓耳舒圆体”。这种字体在展示#77C5FE淡蓝色文字时,会让人联想到夏日海边的遮阳伞,难怪用户都说刷着刷着就放松了。
刷屏背后的社交新玩法
最近地铁上常看到年轻人对着手机傻笑,十有八九是在玩“色77”的色彩漂流瓶功能。用户可以选择特定色系制作专属瓶身,把心情碎片“扔”进虚拟海洋。有人收到过用莫兰迪色系写的职场吐槽,也有人在午夜捡到过荧光色系的情书。
更绝的是他们的“颜色社交”算法:喜欢克莱因蓝的用户,会被推荐同样钟情冷色调的网友;痴迷马卡龙配色的用户,首页会自动过滤掉暗黑系内容。这种以色彩偏好为纽带的新型社交模式,让95后直呼“比星座匹配准多了”。
是审美革命还是流量陷阱?
虽然每天有200万用户在调色盘里找乐子,但质疑声也从没断过。美术培训机构老师指出,过度依赖平台提供的配色方案,可能导致年轻人丧失基础色彩搭配能力。更有人吐槽:“刷了三天色77,现在看黑白电影都觉得画面缺了点什么。”
面对争议,创始人团队倒是很淡定。他们在最近的用户见面会上展示了一组数据:平台用户的原创配色方案同比增长300%,相关话题在短视频平台播放量超5亿次。用他们的话说:“我们不做色彩的定义者,只做视觉冲浪的造浪机。”
明天的屏幕会是什么颜色?
现在打开手机应用商店,突然冒出十几个模仿色77的APP,名字都带着各种数字组合。但资深用户小美表示:“这些跟风者只知道堆砌渐变色,根本不懂我们想要的是有温度的色彩社交。”
从Pantone年度流行色到手机壳颜色大战,再到如今爆火的色77,当代年轻人正在用指尖投票,重新定义什么是“高级感”。下次当你看到有人对着一块彩色屏幕傻笑时,别急着说人家在浪费时间——说不定他正在参与一场静悄悄的色彩革命呢。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