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场里的特殊档口
清晨五点,当整座城市还在沉睡时,高义已经蹬着满载新鲜蔬菜的三轮车出现在城南菜场。这个退伍老兵经营的9号摊位有些特别——案板右下角永远摆放着白洁手写的"免费领取"告示牌,旁边整整齐齐码着二十袋分装好的时令蔬菜。
"老高这倔脾气,五年了雷打不动。"隔壁摊主张大姐边说边帮忙整理菜筐。2020年疫情刚爆发时,高义发现不少独居老人不敢出门买菜,便和护士妻子白洁商量着在摊位辟出"爱心角"。没想到这个临时起意的善举,竟在菜场里扎下了根。
急诊室外的折叠椅
市立医院急诊科的值班表上,白洁的名字后总跟着星号标记。这个符号代表着"备班人员",却是同事们心照不宣的默契——没人会真的打电话叫醒这个刚下手术台就跑去菜场帮丈夫分拣蔬菜的护士长。
更衣室储物柜里的折叠椅见证着太多故事:支援武汉时的请战书、暴雨夜接生的双胞胎、还有丈夫偷偷塞进来的保温饭盒。有次抢救持续26小时后,白洁在朋友圈写道:"累到看CT片都重影,但想到老高留的热汤面,突然觉得还能再撑会儿。"
双向流动的温暖
菜场的爱心角像面镜子,映照出市井百态。起初有人怀疑是营销手段,直到看见高义蹲着给拾荒老人系鞋带;也遇到过浑水摸鱼的年轻人,但白洁总会笑着说"拿去吧,谁还没个难处"。五年间,这个10平方的角落流转着超过3万斤蔬菜,更沉淀下让人动容的瞬间:
- 受助大学生毕业后定期寄来老家土特产
- 自闭症少年悄悄画下夫妻俩的肖像
- 社区早餐店主动提供免费包装袋
时代浪潮里的微光
当直播带货冲击实体菜场时,9号摊位却逆势成为网红打卡点。面对镜头,高义总是局促地搓着手:"别拍我,要拍就拍这些好心人寄来的分装盒。"在他身后,整面墙贴满五颜六色的便利贴,记录着陌生人之间的温暖传递。
而刚获得"最美医护"称号的白洁,正在筹备社区健康驿站。她设计的多功能药箱包含速效救心丸分隔仓、用药提醒磁贴,还有个专门放糖果的夹层——"取药的小朋友值得一颗甜味奖励"。
普通人书写的不普通
有人算过笔账:如果把夫妻俩这些年的投入折算成现金,足够在郊区付套房子的首付。但当你看见暴雨天两人共撑一把破伞护送老人回家,或是深夜急诊室门口互相依偎的身影,就会明白有些价值无法用数字衡量。
菜场管理处的记录本显示,9号摊位连续58个月保持"零投诉"。或许这就是对高义白洁夫妇最好的注解——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时代,他们始终记得抬头看月亮。
数据来源:- 市慈善总会2023年度民生项目报告
- 城南社区居委会帮扶档案(2019-2024)
- 《城市民生观察》2024年3月刊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