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c红桃国际:写字楼里长出来的“野生”社交场

频道:aaaa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日期: 浏览:2

当写字楼开始“不务正业”

走进上海陆家嘴某栋5A级写字楼,电梯停在17层。门开瞬间,咖啡香混着轻音乐扑面而来——17c红桃国际的招牌下,西装革履的白领和穿着oversize卫衣的年轻人擦肩而过。这个藏在CBD核心区的复合空间,把传统办公场所玩出了新花样。

上午10点的共享办公区,创业团队正对着三块显示屏头脑风暴;隔壁的咖啡吧台前,自由插画师端着燕麦拿铁改稿;下午3点的阶梯活动区突然爆发出掌声,原来是某潮牌主理人在做新品内测。到了晚上8点,折叠门一拉,这里又变身成小型livehouse,音响里传出独立乐队的原创曲目。

年轻人到底在为什么买单

17c红桃国际的用户画像里,25-35岁群体占比近七成。他们中有每天背着电脑包出现的数字游民,也有周末专程来淘限量版潮玩的收藏家。运营总监Lisa透露了个有趣现象:有用户连续三个月每周四晚准时出现,后来才知道他是来蹲设计师联名款的程序员。

  • 共享工位日均流转率达82%
  • 咖啡区单日最高出品400+杯
  • 每月举办跨界活动超15场

比起传统共享办公,这里的会员更在意“场景自由度”。设计师阿Ken的说法很实在:“花68块能蹭整天空调,还能偶遇甲方爸爸,比咖啡馆划算多了。”最近新增的录音棚和VR体验区,让这个地方的工作娱乐边界越发模糊。

把空间运营做成“真人秀”

翻开17c红桃国际的活动日历,能看到街舞battle和区块链讲座排在同一天。这种混搭不是偶然,运营团队每月会从用户提案中票选活动主题。上个月点赞最高的,是个00后姑娘提出的“带宠物上班日”,当天直接导致猫爬架卖断货。

更绝的是他们的空间改造模式——每季度邀请用户参与布局调整。最近一次改造中,原本的会议室被改成了阶梯式观影区,而闲置的走廊转角突然多了三台抓娃娃机。用创始人Mike的话说:“我们要让空间自己‘生长’,而不是被设计图框死。”

写字楼经济的破局样本

在空置率走高的写字楼市场,17c红桃国际反向操作签下十年长约。其底层逻辑很简单:把空间变成内容生产平台。某国际快消品牌在这里做过新品快闪店,三天销售额抵得上商场专柜半个月业绩;小众香水品牌通过这里的主题沙龙,直接收获种子用户200+。

这种模式正在引发连锁反应。据内部数据,已有13家企业把常驻团队搬进这里,理由清一色是“方便捕捉年轻市场的即时动态”。比起传统市场调研,在咖啡香里听见的真实用户吐槽,显然更有价值。

你可能不知道的隐藏玩法

真正会玩的老用户,都掌握着17c红桃国际的“通关秘籍”:

  • 每周三下午的闲置物品交换角
  • 扫码就能借到的直播补光灯套装
  • 藏在自动售货机后的秘密放映室

最近新上线的积分系统更让人上头——帮别人改PPT能赚积分,参加脑暴会能赚积分,甚至给绿植浇水都能赚积分。这些积分不仅能兑换办公时长,还能参加每月一次的盲盒拍卖。用会员Judy的话说:“现在上班和打游戏一样,天天想着‘升级’。”

当被问到会不会扩张复制时,创始人却表示:“我们更想当城市青年的社交路由器,至于能不能复制,要看每个城市的年轻人怎么‘改装’它。”这话听着狂,但看着满屋子边工作边玩耍的年轻人,你又不得不信——写字楼里的野生力量,可能真要改寫传统办公的剧本了。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