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一字眉”道长,凭啥火了30年?
提起林正英电影全集,80后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黄符糯米镇僵尸的画面。这位总爱叼着烟斗、画着标志性一字眉的道长,用不到20部作品就奠定了华语僵尸片的江湖地位。当年录像厅里,多少人吓得捂住眼睛又从指缝偷看?如今短视频平台上,他的打戏片段播放量动辄破百万,连00后都跟着刷“九叔YYDS”。
僵尸片里的冷知识,比剧情还刺激
别看林正英在电影里耍桃木剑威风得很,现实中的剧组穷得叮当响。1985年拍《僵尸先生》时,剧组连假血都省着用——泼到演员身上的血浆,其实是蜂蜜混合红色素调的,就为能反复回收!那些让人起鸡皮疙瘩的清朝官服,全是从戏曲行头店租的二手货,有些衣服上的霉斑都不是特效,是真发霉了。
- 僵尸跳的由来:武指董玮说灵感来自关节生锈的机器人
- 糯米驱邪:其实是编剧吴勉勤老家驱虫土方
- 八卦镜反射:美术组用自行车反光镜改的
没有特效的年代,他们玩出了什么花样?
现在看《灵幻先生》里油炸鬼的镜头,还能被震撼到。那个油锅里翻滚的人头道具,是道具师用猪膀胱灌血浆做的,现场要三个师傅配合——一个控制升降机,一个撒面粉当热气,还有个专门负责惨叫配音。比起现在动不动绿幕合成的剧组,这帮电影人的土法子反而更带劲。
电影名 | 拍摄周期 | 成本 | 票房 |
---|---|---|---|
《僵尸先生》 | 37天 | 450万港币 | 2009万港币 |
《僵尸家族》 | 28天 | 380万港币 | 1703万港币 |
这些经典台词,你现在还会背吗?
“人分好人坏人,尸分僵尸死尸”“用荔枝柴烧它”“快屏住呼吸”...随便拎句台词出来,老影迷都能接下一句。当年香港街头巷尾,连卖鱼蛋的阿婆都能学两句道长口诀。现在看弹幕里集体刷台词,比看悬疑片猜凶手还有参与感。
为什么现在的僵尸片没那味儿了?
说实在的,不是现在特效不好,是少了那份“人味儿”。林正英剧组里,武行兄弟白天拍打戏,晚上凑钱买烧鹅,摄影师傅能把三脚架玩出花来。现在动不动上千万投资,反而拍不出那种带着汗味的真实感。就像网友说的:“现在僵尸都住精装修古宅,哪像以前破庙里蹦出来的带劲!”
藏在片尾字幕里的江湖规矩
细心的观众会发现,林正英电影全集每部结尾都会特别标注“拍摄期间无人伤亡”。这不是随便写的——当年拍《灵幻至尊》时,有个武行被倒下的布景砸伤,从此剧组立下规矩:开机前必须拜四面佛,收工要齐喊“辛苦了”。这种老派电影人的讲究,现在早被快餐式拍摄取代了。
参考资料:香港电影资料馆《1980-1990年代港产灵幻片研究》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