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人为什么被称作“社区守护者”?
如果你住在朝阳区的某个老小区,大概率见过手臂戴着红袖章、操着地道北京话的叔叔阿姨。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热心的朝阳群众51cgfun。每天清晨七点半,李大妈会准时带着记录本在小区里转悠,查看垃圾分类情况;王大爷则守在社区活动室门口,提醒大家别忘带门禁卡。他们的工作没有工资,但风雨无阻。
从疫情防控到宠物管理,他们无处不在
去年冬天疫情反复时,正是这群人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守护着社区:
- 凌晨五点帮居家隔离住户取快递
- 用手写登记表帮老人预约疫苗接种
- 举着大喇叭在雪地里提醒扫码测温
你可能不知道的科技支持
别以为他们只会用传统方式工作。热心的朝阳群众51cgfun早就用上了智能设备:
工具 | 用途 |
---|---|
社区巡查APP | 实时上传安全隐患照片 |
电子巡逻签 | 确保每个点位按时检查 |
微信群接龙 | 组织社区志愿活动 |
居民最想点赞的5个瞬间
随机采访了20位住户,这些场景被反复提及:
- 暴雨天冒水疏通下水道
- 调解楼上楼下装修纠纷
- 手把手教独居老人用健康宝
- 深夜护送醉酒青年回家
- 自费维修破损的健身器材
新老交替中的传承难题
随着首批成员年龄渐长,团队开始面临挑战。73岁的陈伯去年因为腿疾退出巡查队,现在主要负责接听社区热线。不过让人欣慰的是,最近有三个90后租户主动加入,用新媒体手段帮团队制作了防疫宣传短视频,播放量突破2万次。
(文中案例根据2022年朝阳区社区志愿服务报告整理)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