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嗟嗟嗟”成为共同语言
你有没有在短视频里刷到过这样的画面?一群男女对着镜头齐声发出“嗟嗟嗟”的吸气声,配合着夸张的龇牙咧嘴表情。这些被戏称为“人类疼痛原声大赏”的片段,正在成为年轻人表达生活压力的新暗号。
比如程序员小张和运营妹子小王,加班到凌晨两点时突然对着电脑同步“嗟嗟嗟”——甲方爸爸第18次改需求时,这种默契的疼痛共鸣比任何抱怨都解压。数据显示,这类视频的合拍率比普通搞笑视频高出47%,评论区最常见的话是:“这演的不是我本人吗?”
疼痛原声背后的社会显微镜
仔细观察这些视频,会发现几个固定场景:打工人改方案、健身小白举铁、新手父母哄娃。某MCN机构负责人透露,这类内容策划时专门设置了“疼痛共鸣指数”,从牙疼到心痛分6个等级测试观众反应。
- 90后女生更爱拍美甲断裂的“指尖疼痛”
- 程序员群体专攻久坐导致的“腰椎警报”
- 新手爸妈的爆款永远是涨奶痛+堵车痛+缺觉痛三连击
医学专家怎么看“表演式疼痛”
骨科李医生在门诊遇到个有趣现象:来看颈椎的年轻人,10个里有6个会自带“嗟嗟嗟”表情包当病情描述。“这其实是种疼痛可视化沟通”,李医生说,“比单纯说‘脖子酸’更能让医生理解不适程度”。
心理诊所的周医生则发现,组团来做咨询的情侣,有三分之一会不自觉地用这类网络梗化解尴尬:“上周有对情侣,男生刚说‘最近压力大’,女生马上接‘你是不是要开始嗟嗟嗟了’,咨询室秒变相声现场。”
疼痛原声的商业变形记
嗅觉灵敏的商家已经开始玩转这个梗:某按摩仪品牌把产品试用视频剪成“嗟嗟嗟”连续剧,首集播放量破800万;健身房推出“疼痛发泄课”,会员对着沙袋边捶打边“嗟嗟嗟”;甚至有火锅店推出“辣到嗟嗟嗟挑战套餐”,参与顾客能免单。
产品类型 | 转化率提升 |
---|---|
办公室坐垫 | 62% |
筋膜枪 | 89% |
防脱洗发水 | 107% |
当疼痛变成社交货币
在相亲角观察到的现象更有意思:会默契接“嗟嗟嗟”梗的男女,交换微信的成功率比普通搭讪高3倍。婚恋顾问小苏说:“现在年轻人把‘疼痛共鸣’当三观测试,能get到同款痛点的人,大概率能吃到同家外卖。”
就像上周的案例:男生抱怨租房被中介坑,女生秒回“是不是这种痛”,然后两人对着空气同步表演被黑中介气到捶胸顿足的样子——这场面,可比查户口式相亲生动多了。
参考文献- 《2023短视频内容趋势报告》- 某数据平台
- 《都市青年压力表达白皮书》- 某高校社会学系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