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病名听起来吓人,到底是什么东西?
最近老张体检时查出“食管多发静脉瘤”,吓得赶紧上网查资料。结果越看越心慌——有人说这是癌症前兆,有人说是肝硬化信号。其实食管静脉瘤说白了就是食管黏膜下的静脉像吹气球一样鼓起来,多发代表不止一处出现这种情况。
正常人食管的血管直径不会超过3毫米,但静脉瘤患者的血管能膨胀到5毫米以上。就像年久失修的水管,长期承受高压就容易鼓包。不过别急着对号入座,这类病变往往与肝脏疾病有密切关联。
这些情况最容易诱发静脉瘤
根据2023年《中华消化杂志》统计,我国食管静脉瘤患者中:
- 78%存在肝硬化病史
- 62%伴随门静脉高压
- 35%有长期饮酒史
特别是做过脾切除手术的人,静脉瘤发生率比常人高4倍。有些年轻患者是因为先天血管畸形,但这种情况只占不到10%。
警惕这些身体发出的警报
多数人早期根本没症状,就像老张这样体检才发现。但出现以下情况要特别注意:
症状表现 | 危险程度 |
---|---|
吞咽时有异物感 | ★★☆ |
呕血或黑便 | ★★★★ |
突然晕厥 | ★★★★★ |
急诊室接诊的病例中,有患者因为吃了几颗坚果就引发大出血,这可不是吓唬人。静脉瘤就像定时炸弹,表面黏膜一旦破损,出血量可比胃溃疡大得多。
检查手段怎么选才不花冤枉钱
现在医院常用三种检查方式:
- 胃镜检查:金标准,能直接看到瘤体形态
- CT血管成像:适合评估整个门静脉系统
- 超声内镜:判断静脉瘤深度和周围组织关系
建议40岁以上人群,特别是有肝病家族史的,每年做次胃镜筛查。检查前记得空腹6小时,这点很重要。
治疗方案因人而异
治疗不是非要做手术,关键看具体情况:
- 直径<5mm且无出血史的可以先观察
- 中度风险的需要做内镜下套扎治疗
- 严重病例可能要注射组织胶或放置支架
最近有个新技术叫“静脉栓塞术”,不用开刀就能堵住扩张的血管。不过费用较高,医保报销比例也有限。
日常保养记住这5件事
确诊后更要注重生活管理:
- 吃饭细嚼慢咽,避免鱼刺、骨头等硬物
- 控制血压,门静脉压力别超过12mmHg
- 戒酒!戒酒!戒酒!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定期复查,建议每3个月查血常规
- 床头抬高15°,睡觉时减少胃酸反流
最后提醒大家,千万别自己乱吃抗凝药。之前有位患者擅自服用阿司匹林,结果引发大出血差点送命。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食管胃静脉曲张诊治指南(2022版)》 2. 国家卫健委《2021年门静脉高压诊疗规范》 3.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临床数据统计(2020-2023) 参考文献>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