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公交车擦碰到你时,这几个动作最重要
走在路上突然被公交车蹭到,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发懵。这时候**别急着离开**!就算没有明显受伤,也要立刻做三件事:确认碰撞位置、拍照留存证据、寻找目击者。有位网友的真实经历就值得参考——他当时用手机拍下公交车车牌和刮蹭痕迹,还记下司机的工号,后来这些都成了处理纠纷的关键证据。
二、为什么看似轻微的剐蹭不能草率处理?
去年杭州就发生过一起典型案例。外卖小哥被公交车反光镜剐到,觉得没大碍就直接离开了。结果第二天发现腿上有瘀伤,公交公司却以"未当场报案"为由推脱责任。这就提醒我们,即使表面没伤口,内脏损伤或者隐形骨折的风险依然存在,最稳妥的做法是立即报警并去医院做基础检查。
三、交警定责流程里的隐藏门道
遇到“被公交车蹭了但是自己走了”的情况,很多人不知道如何维权。正确的做法是:72小时内必须报警,手机里的行车记录仪视频或者周边商铺监控都可能成为救命证据。特别要注意的是,公交公司通常有专门的事故处理团队,主动联系他们反而比直接找司机更有效。
四、医疗费用到底该谁出?
很多人误以为现场没出血就不用治疗。实际上,交通法明确规定肇事方需承担必要检查费用。哪怕只是拍个片子,费用也可以要求公交公司垫付。记得保留所有检查报告和收费单据,如果遇到推诿情况,直接拨打12328全国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
五、私下和解也有讲究
如果身体确实没事想快速解决,千万要记住两个关键:必须签书面协议、注明后续免责条款。某位车主就吃过亏,接受司机500元"私了"后,第二天因腰疼住院,最终需要自己承担数万元医疗费。签协议时最好有第三方见证,避免因字迹不清导致法律纠纷。
六、电动车和行人要特别注意
非机动车驾驶员遇到这种情况更危险。2023年郑州的案例显示,电动车被公交刮倒后因头盔松动导致轻微脑震荡。这里特别提醒:检查随身物品损坏情况(比如手机、手表等)也要列入赔偿范围,这些损失往往被当事人忽视却价值不菲。
七、预防比处理更重要
平时走路注意这三个危险区:公交车站进站口、右转盲区、车身中段突起部位。建议和公交车保持至少1.5米距离,尤其是雨天路面湿滑时。现在很多城市公交安装了碰撞预警系统,但如果发现车辆异常靠近,立刻做出挥手示意等明显动作能有效提醒司机。
看完这些真实案例和应对技巧,希望大家遇到"被公交车蹭了但是自己走了"的情况时不再手足无措。转发收藏这篇文章,关键时候说不定能帮你挽回损失。如果有类似经历,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