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口中的"拼命三郎"梁书记
走进依萍社区服务中心,总能看到梁卫东书记的运动鞋沾满泥土。去年接任以来,这位被戏称“爱折腾书记”的当家人,把社区22个弄堂彻底走了个遍。王大妈笑着说:“起初以为作秀,直到他家访时发现楼道灯泡老化,两天后全小区都换了LED灯。”
- 随身三件套:笔记本(记了236条居民建议)、卷尺(测量公共空间尺寸)、老花镜(看施工图纸)
- 上任首月连开13场夜谈会,专门听取上班族意见
- 手机号公开后收到超500条短信,每条必复
这些"弄"法让依萍大不一样
过去垃圾箱房污水横流的老旧社区,现在变成了有智能浇花系统、宠物便箱带免费捡屎袋的示范社区。对比改造前后的数据最能说明变化:
指标 | 改造前 | 现状 |
---|---|---|
垃圾分类准确率 | 61% | 93% |
加装电梯栋数 | 0 | 14 |
活动中心日均人流量 | 23人 | 127人 |
居民吐槽背后的治理智慧
"我家水管爆了找书记合适吗?"这类质疑在社区微信群发生过。但很快居民发现,梁书记团队创新建立了"红色管家"机制——每个楼道配置1名片长+5名管家,20分钟响应机制让马桶堵塞也能快速解决。
最让人佩服的是针对老年食堂的定价争议。反对每餐多加1元改善菜品的意见获得43%支持,结果在听证会上,书记用数据说话:出示同类食堂价格对照表,展示供应商质检报告,并提出"差额由商家赞助+志愿者积分抵扣"的解决方案。
书记手机里藏着的居民秘密
- 置顶聊天是"社区绿化队"群,深夜还在讨论香樟树养护
- 相册存着378张各个角落的"脏乱差整改前后对比照"
- 待办事项里写着:张奶奶家的门禁卡续期、李叔家顶楼防水验收
群众评分:真实的改造效果要这样看
虽说满意度98%的官方数据亮眼,但街角茶馆仍有不同声音。开烟酒铺的老王直言:"停车场虽然建了,我的老主顾还是说抢不到车位。"对此,物管科贴出高峰时段监控:早7点空置率40%,而周边商业停车场月卡价格是社区的两倍。
居民最真切的感受藏在细节里:过去要绕路的7号楼盲道改直了,社区WiFi速度提到200M,核酸亭改造成的便民服务站可以免费给电瓶车打气。"现在找书记说事不用去办公室,晚上遛弯时顺道就说了。"居民张阿姨如此总结。
这些隐患可能是下阶段重点
现存问题 | 已采取措施 | 待解决方案 |
---|---|---|
充电桩不足 | 新增22个插座 | 争取智能充电柜试点 |
宠物扰民 | 划定遛狗专区 | 建立"宠主信用分"制度 |
梁书记办公室墙上有句用毛笔写的自勉:“宁在事上练,不在嘴上功”。或许正是在无数个“折腾”的日夜,真正将“依萍弄”变成了幸福里。社区改造永无止境,但对于居民而言,能看见的改变才最实在。
数据来源:依萍社区2023年度工作总结报告/居民满意度抽样调查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