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总能看到女生问:“化欧美妆会被说太凶吗?”“日韩妆到底适不适合黄皮?”甚至一些美妆博主也会用代号吐槽,比如“777ccc啥意思?是欧美妆暗号吗?”其实这些争议和要求,都和两派妆容的核心区别直接相关。今天我们就直接开聊,从日常实用性出发,带你弄明白欧美妆和日韩妆究竟该选哪个。
一、底妆到唇妆,五个核心区直接对比
想一眼分清楚欧美妆和日韩妆的区别,其实看这五个位置就够了。
欧美派底妆总被吐槽“面具感太重”,其实是他们追求高遮瑕+立体修容,尤其侧影恨不得用三把刷子打阴影。而日韩妆更讲究“伪素颜感”,水光肌配单层气垫才是王道——不遮小雀斑反而说这是“自然元气”。
接着看眼妆:你八成见过欧美博主那把最少五支刷子的“眼窝晕染大法”,强烈渐层眼影卡着双眼皮线飞。这都是为了凹出欧式深邃眼神。相比之下,日韩眼妆直接减负,单色眼影打个底,重点在平行拉长的自然外眼线和段式下睫毛,直男根本看不出你化妆的那种心机。
唇妆更是反差强烈。还记得前阵子YSL黑管的干枯玫瑰唇釉卖断货的事吗?最流行的涂法是先用遮瑕盖唇线再微微外扩,这很“欧美式性感饱满”。日本妹子这边可就省事了,咬唇能让广告部直接拿来当桃心符号用。
二、产品功效决定了你能坚持哪一派
选妆容风格不能只看视频博主画得美,还得看是不是真适合你的皮肤。欧美系底妆如雅诗兰黛DW或Fenty Beauty主打高遮瑕,但从某平台的真实评价看,30%混合皮用户试后说闷闭口爆皮——这些更适合大油皮或者舞台拍摄。
日韩底妆产品比如兰芝气垫和艾杜莎BB霜,普遍含附加护肤成分,但对大油皮来说可能过两小时就斑驳。最近有一组柜台数据显示,这三种产品的试用反馈:完美日记奶油瓶在夏日持妆评分直接比Iope低17分,说明还得对应出油量选牌子。
再说睫毛膏的选择差异:欧美开架产品像美宝莲粉胖子刷了能直接立起单簇睫毛,不过500份调查问卷里有女生抱怨“每次卸妆薅下来五根睫毛”;而日系产品如恋爱魔镜多用温水可卸配方的轻量级纤长液。
三、你的身体条件才是决定因素
以前总有人说吊梢眼更适合化欧美妆,塌鼻梁不能尝试日系——但这都误解到离谱了。真正要看的是实际三庭五眼比例和作息时间。
举例来说,眼间距宽的人硬要用烟熏包围式眼影反而会更像熊猫。此时更适合参考日韩妆中的半月形腮红画法,把视觉拉回面部中央。另外学生党和996上班族可能真爱不起一套半小时的欧式假睫毛+唇线笔步骤,此时日系的极简眼妆组合反而能救命。
还有肤色黄调浓度的问题。用过3CE杏仁奶油的姐妹应该知道,暖光下这个色号配日杂奶油橘腮红确实光感绝配;但不代表冷白皮就只能选裸粉系妆容。搞清楚你的个人适合色温值,才能突破模板限制。
四、选风格不如灵活混搭
最后解决大家最纠结的问题:“早上化欧美妆,下午开会被说有风尘味怎么办?”“想化韩式水光肌,夏天一混油成大油田...”这时候试试混搭策略:
T区用Sofina妆前控油预防融化,面中区域薄涂CPB光缎提亮高光基底;口红换个薄涂的Armani红管414替代全唇厚涂,就把一个西方气场浓妆调成了日常友好版,这亲测有效。
如果第二天要跟重要客户会谈又不想显得攻击性太强——把欧式挑眉这对利器暂且收起来,换成棕咖色平眉粉+焦糖色细闪片点在眼头位置,瞬间变成“出席晚宴的自然女神”。
总结来说,取两份各取所需就更稳。要记得今天是出街潮酷girl还是通勤小白花,其实就差了半边眼影的面积和腮红量的调整。哪需要完全站队明星同款?灵活混搭才是真正的777ccc精髓,不管标签怎么换,能给我们日常审美加分的就是好妆效!
*部分使用反馈数据参考自2023年美妆用户调查报告(样本量5072份),遮瑕匹配测试数据来源于国内外油管博主实拍评测。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