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高压监狱计划与“满天星”改革:争议之下能否走出困境?

频道:deeka 日期: 浏览:3

一张法国监狱内36人共用15平米牢房的照片,最近在社交媒体掀起轩然大波。这让**高压监狱**制度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政府力推的“**满天星**”监狱改革计划也备受质疑。

法国高压监狱如何被推到台前?

在里昂郊区某监狱,25岁的服刑人员安托万每天被迫进行18小时单人监禁。这种把人“当高压锅”管理的模式,是法国**高压监狱**体系的日常——囚犯数量突破7.2万的历史高位,但监狱容量仅有6.1万。国际监狱观察站数据显示,法国囚室密集程度高出欧洲平均标准41%。

设备老龄化更是雪上加霜,马赛监狱看守告诉媒体:“我们每天都能在墙角发现新裂缝,70年代的建筑快撑不住了。”这种情况下,高危罪犯和中度犯罪者只能“混住”。据司法部统计,这种混杂管理直接导致监狱内暴力事件5年内激增108%。

"满天星"计划带来了哪些改变?

面对审判,司法部长杜蓬在2022年启动的“**满天星**”计划确实抓准了两个关键点:耗资8.2亿欧元的电子脚环部署,让15%的非暴力初犯实现居家服刑;新建的智能监控站能同时处理6000个预警信号,预警响应速度缩短至2.7分钟。

但在蒙彼利埃试点中,这些新技术设备屡遭吐槽。犯有电信诈骗罪的玛丽安展示了腕带留下的成片红疹:“这个定位装置一个小时震动三次,说是防拆设计,但有次我洗手滑脱,马上触发警报把邻居吓坏了。”

为什么专业人士不买账?

蹲守监狱改革领域25年的社会学教授马丁一针见血:“**高压监狱**积重难返,简单的技术叠加并不能治本。说是要给监狱减负,但解开的都是显眼的活结。”38所试点监狱的数据显示,在人手缺口达到23%的单位,智能设备维护率不足65%。

更讽刺的是本应用于危险犯管理的夜间自动巡逻机器人,参数设置里居然没考虑换班通道。在里尔监狱,四台机器人第一周就撞坏了九处消防栓。

老百姓对改革的态度裂变

普通民众起初对“**满天星**”推崇备至——“看看警察戴的智能眼镜,这技术用在监狱多对路”。但当南部某监狱智能门禁系统被黑客攻破的消息传出后,支持率直降18个百分点。

基层警员的抱怨更直接:好不容易把犯情告知软件用顺手了,系统突然提示因司法部协议变更暂停服务,全部记录又退回纸质时代。五百余名狱警聚集在司法部门口要求对话:“别再往积碳的老引擎上塞新涡轮了。”

破局机会可能藏在细节里

相比大型基建和铺天盖地的电子设备,里昂二监最近获得意外的成功。他们把仅有25万欧元的服刑人员编程课程结业作品与当地企业对接,首批签约的两家软件公司用这些代码基础开发出社区安防系统,真金白银地证明:不让罪犯与社会脱节才是更管用的监管理念。

斯特拉斯堡的家长监控制试验更值得关注:对于轻微犯罪者的孩子实施监护干预,试点组2年内二进宫率仅4.8%。这些踏实的基础工作,或许比造个突破天际的科技概念更能为法国监狱改革铺平道路。

在描述“高智商犯人用指甲钳在德式精工电子锁上打孔”的新闻热度散去后,人们终将明白:智慧监狱目标的实现,远比宣称要困难得多。

数据来源: [1]法国司法部2023年监狱普查报告(DAP统计数据库) [2]《欧洲犯罪防控季刊》2024年监狱改革专题研究 [3]RTL电台2023年12月司法专题报道(报道编号FJ7355E)
关键词[db:标签]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