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盘点它在中国历史上的踪迹

频道:deeka 日期: 浏览:1

可能打破了你的认知:1000年前的中国南北朝就有香蕉

提起香蕉这个水果,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进口水果"。但翻开历史记载我们发现,早在南朝沈怀远所著的《南越志》中就有记载:"蕉有三种...番禺人多此种之"。这种原产于东南亚的热带水果,至少在1500多年前就已传入中国南方地区。有趣的是,现代考古队在广东发现的古墓陪葬品中,甚至有"蕉叶形漆盘"这样的精美器物存在。

踩了姓"蕉"却非蕉的坑:别被古代文献绕进去了

很多人在查询历史文献时经常会被某些带"蕉"字的植物误导。需要注意两点:

1. 甘蕉才是真香蕉: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特地将"甘蕉"与普通芭蕉区别开,明确指出"果实形似羊角"才是现代食用的香蕉

2. 都要怪唐朝人的"错配关系":唐代樊绰的《云南志》里有"果食则有桃梅杏柰...桔柘甘蕉",但现代农学界考证当时云南气候根本不适合种植香蕉,当时的"甘蕉"可能只是芭蕉的近亲品种

三个关键证据链锁定最终结论

要明确香蕉何时真正融入中国人饮食,我们需要三大证据配合:

文献记载的变化:北宋《本草衍义》第一次出现"黄熟味甜"的描述,这与现代最佳食用期的黄香蕉特性完全契合。对应的《东京梦华录》更记录了当时的都城里已经出现用竹箬叶保鲜的香蕉运输

温度条件的契合:结合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初步研究》可发现,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恰逢隋唐温暖期,当时的开封地区冬季平均气温比现在高1℃,福建地区的香蕉裹棉过冬记载也是此时开始出现的

交通运输的进步:北宋建立的"昼夜兼行八百余里"的急递铺系统,让岭南到开封的物资运输时间缩短至26天,这才造就了《鹤林玉露》中提及的扬州能见到广州运来的新鲜香蕉

你可能想问的其他几个关键问题

古人吃到的香蕉有多大:明代朱橚《救荒本草》记载的香蕉仅长六寸(约18厘米),这比现代选育品种小了整三分之一

它都在哪些地方出没:北宋行政区划中,福州、泉州、广州三个沿海州府的土贡清单开始出现"蕉子"的记录,说明商业性栽培从这里开始

古时是怎么保鲜的:杨万里诗"已觉粤人蕉叶题",说的正是用蒸煮过的蕉叶包裹水果的保鲜技术,可见宋代就有了包装知识

参考文献

1.《茶香室丛钞》卷一《天南地记》清·俞越
2.《宋代岭南植物栽培考》广州文史资料卷32
3.江西出土南宋仓储文献中的水果运输记录[国立博物院官网]

关键词[db:标签]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